高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1|回复: 2

【高凉春秋】清末民初高州三大诗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25 1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湖北

   24.jpg


    从清末至民国,高州府有三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分别是当时信宜县刘汝新、吴川县李文泰、茂名县熊英,史称“清末民初高州三大诗人”。他们诗情并茂,功底深厚,在全国享有声誉,至今为古体诗爱好者津津乐道。记者近日采访了对这三位诗人颇有研究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爵勋。

三大诗人文采各异

     李爵勋教授虽已八十高龄,但笔耕不辍,尤其对本地历史研究颇有建树。说起高州三大诗人,他滔滔不绝。李爵勋从2000年开始,就留意并挖掘三大诗人的史料,2003年,他还写了一篇关于高州三大诗人的文章。他说,三位诗人,文采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但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有一条是相同的:才气工力,实非一般诗人所能及。

     据了解,高州府三大诗人均出生于书香世家,他们的后人亦多为文人。刘汝新的孙刘拔南是秀才出身,曾任国民党第一五五师少将师长;曾孙刘其宽是台湾一所学校教员。李文泰有三子,子孙后代有的在大陆,有的移居香港和海外,多人取得博士学位,服务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也有经商办企业的,如旅居香港的李植桢,是香港联发地产公司经理,曾回吴川寻根。熊英有八个儿女,其中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儿子熊夏武,后来成为著名剧作家。

问花开处为谁红的锦川先生

     刘汝新(1808-约1875年),字焕初,号锦川,信宜东镇圩锦里人。早年从学于吴川状元林召棠。道光十三年(1833)中进士,始任陕西省澄城县知县,后改任淳化县知县。清咸丰年七年(1857),刘汝新罢职回家,在乡间设馆授徒十余年,学生称他为锦川先生。

    1861年,三水县天地会首领陈金缸率军进入信宜,在此建立大洪国,自称南兴王。1863年1月,刘汝新往广西北流招募兵勇,拟偷袭大洪国首府信宜城(今镇隆)没有成功。刘汝新的书法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笔力遒劲,得者以为宝。他最喜写诗,一生吟咏不辍。避居梅菉时,曾召集郡中名士为文酒之会。他赋诗有“沧桑名士酒,烟月美人家”之句,一座倾服。吴川李文泰以年轻一辈与会,一见倾倒,结为忘年交。

     刘汝新著有《藏云阁诗集》二卷(已佚)。林召棠称赞他的诗:“杂咏十余章,章节兴象逼真……七古更大见笔力,时有奇响”。时人称刘汝新的诗“雅近唐音,而以近体为尤胜。如出京师云‘暑路林阴静,晴天麦气浮’;晚泊富春云‘滩声梦断还乡路,泽气阴生逆浪风’等等,皆为可传之句”。其评价之高,可见一斑了。刘汝新的七绝《游虎跳》脍炙人口,至今为人称颂:“杜鹃啼血染花丛,临水争妍石峡中。笑我寻春春寂寂,问花开处为谁红?”

等身著述有遗篇的李小岩

      李文泰(1840—1913),不但是高州三大诗人之一,也是清代广东省十大才子之一。李文泰字叔宽,号小岩,当时高州府吴川县吴阳(旧县城)李屋巷人。文泰自幼随父攻书,九岁登台赋诗,为知府赏称为奇童。三十岁登同治庚午科(1870年)中举人。此后因家境清贫,无法赴京会试,终身不仕。在乡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在《食苦瓜》诗中有云:“不是生平偏爱苦,只因曾自苦中来。”剖白同情穷苦人民的原委。

     李文泰善于排除纠纷。有一年,黄坡三柏与端德两村争一块地建庙,一方要用来建“伏波庙”,另一方要用来建“冼夫人庙”。两村争持不下,双方告到高州府,知府也无法解决,一场暴力冲突一触即发。文泰闻知后,立即亲赴现场观察,然后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冼夫人庙》,诗云:“高凉片石屹嵯峨,绣巾宪奇功字不磨,一代桓文属巾帼,千年魂魄护山河。请缨后有秦良玉,立柱前无马伏波。此是昔时开府地,至今谁复唱夷歌。”启发和说服了两村群众,建议由双方建“冼夫人庙”共同敬祀,解除纠纷,使两村和好团结。

     1889年,文泰任《重修高州府志》篡修。有个叫吴永的人,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役,因护驾有功,由陕西长安知县,升为高州太守。上任伊始,风闻流言蜚语,说文泰豪断乡曲,拟加惩治。文泰亦闻太守将不利于己,有点担心。值吴永夫人病逝湖北故乡,文泰亲撰一联挽之。其文曰:

    荻弗迓西秦开粉署以迎銮舆曾问炙酒行觞故事侈谈赵中令

    莺骖归上界倚观山而望鄂渚应有云车风马英灵来会冼夫人

    吴永赏其联,喜其才,邀与相见,前嫌尽释。

    民国二年农历十一月,李文泰居家病逝。吴川军政要人和各地知名人士、学生及乡人前往致悼逾千,敬赠了许多挽联、花圈。其中有广大劳苦人民敬赠的挽联曰:“砥柱遽倾颓,无数孤寒齐下泪;文章多建树,等身著述有遗篇”聊寄他们的哀思。其中他的学生、爱国将领李汉魂收集文泰生前遗著,编成《李小岩诗文集》出版,世人争读,传颂至今。

若并驱中原不知鹿死谁手的熊皭然

    熊英(1888—1943),字卓演,号皭然,高州市顿梭镇八角山村人。与谭惠泉、林云陔、丁颖等人组织“新高同志社”,后加入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本报曾报道过其革命生涯)。

    熊英自幼古文基础深厚,从政之余常赋诗自娱,或与亲友互相作诗酬答。熊英所写诗篇,不下千首,因 奔走 革命,遗失甚多。及至晚年,整理存稿,精选诗115首合刊为《水鉴楼诗稿》出版。熊英的诗,清峭脱俗,咏人怀物,情真意切,高洁淡雅,仿如其人。江苏如皋诗人冒广生曾题七律一首于《水鉴楼诗稿》的扉页,其中一句云:“早岁师资杨茂名(蓉浦侍郎师),晚交犹得一熊英。”十分推崇熊英。陈衍(石遗)更称熊英为“岭南诗人”,并言“若并驱中原,不知鹿死谁手。”可见评价之高。香港《高雷文献专辑》全文刊登了熊英代表作之一的长诗《江涨——用杜三川水涨韵》,里面点评了该诗描写飓风挟暴雨而来,造成江水暴涨,泛滥成灾的逼真景象,其中“荡析伤黎元,恐遂填沟渎”及“但愿秋禾苏,邻里充口腹”之句,“具见其悲悯之怀,实非一般诗人所能及”。

    熊英的《水鉴楼诗稿》在解放前流失至台湾。1992年,在台湾的高州人熊某在某图书馆借出1970年香港重刊的《水鉴楼诗稿》,向图书馆报失赔偿之后,托人带回八角山村,后上交有关文物单位保存。这是我们地方至今还能看到的唯一珍本。(柯丽云 车杰蓉  黎 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25 1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宁波
古董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6 22: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39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4-2-25 17: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茂名
    杜鹃啼血染花丛,临水争妍石峡中。笑我寻春春寂寂,问花开处为谁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高州论坛 (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98102440668 )

    GMT+8, 2024-9-21 23:37 , Processed in 0.10726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粤ICP备2022108349号 X3.4

    © 2001-2023 粤ICP备2022108349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blank">粤ICP备2022108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