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77|回复: 1

征文金奖:“年例”由来故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6-15 0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广州
“富城·御园”杯茂名年例风俗摄影征文大奖赛征文获奖作品(金奖)

“年例”由来故事
胡光焱

        茂名市有一个特殊的民俗节日“年例”。做“年例”气氛最浓厚的是高州、化州、茂南、茂港、电白等地。还有湛江市的吴川。“年例”庆日从正月初二起至三月,各村庄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庆日,时间1至3天。做“年例”期间,乡村和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彩旗,有些家宅也张灯结彩。彩楼(棚台)会举行戏剧、曲艺、木偶、民间歌舞等艺术表演;街道、村场则举行舞狮、锣鼓、游神、飘色、傩戏等表演,村庙则举行打醮、祭土地神、五谷神、天地神和游圣神、收邪神、烧纸船、送瘟神等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老少平安,村场和家中会布置盛宴,请来亲戚朋友共同欢庆畅叙,亲友的朋友也可随友到来,过路好人也可以就席用餐,做“年例”有一种全民同庆的气氛。“年例”节日的盛行地主要是鉴江中下游及其支流袂花江、陵罗江、曹江、大井河以至沿海地带。据调查,“年例”节日的形成源于明朝,流传有一个民间故事。

       话说四五百年前,位于鉴江中下游江边的高州城、化州城、吴川城(梅菉)等城镇已形成商业中心区,手工业发达,附近的乡村也是农业发达地域,从事工、农器具和木、鱼、盐等物品贩运的人往来城乡之间,有的农人渐渐脱离农耕变为城镇人。使得在江边千年形成的商品集散地,渐渐扩大城的面积,当地的农村人也变为街道人。高州城镇、化州城镇、镇隆城镇、吴川梅菉城镇由三日一圩市向日日皆圩市转变,商业经营行会便搞一些商庆活动以推动商品交换。明朝时,鉴江流域各地的城乡已经由汉俚文化融合进而全部汉化,中原移民和北来的官员宣传中原文化,将祭社稷为主的民俗节日社火(庙会)传至当地,已跟当地古俚人流传下来的鬼神文化渐渐融合,形成祭灶、燃灶火、游庙神、上刀山、过火海、鸣铳炮、送瘟神、烧纸船、插田旗、送吉贴、出花灯等一系列习俗。这种习俗也成为当时一种村庆文娱活动。村庆活动吸引城镇人,商庆活动也吸引乡村人,随着部分乡村人变为行商人,随着部分城边土地变为街道,随着城乡人往来频繁,很多人都觉得:将乡村的庙会农庆和城镇的商庆结合起来,城乡皆有文娱活动多好啊。

       说的是高州府城有一个由农人变街人的人,名叫高化年,20岁出头的他随父亲高圣将茂名县北部山区出产的木材(主要是杉树)通过鉴江水路木排流运方式,贩运到化州城和吴川梅菉城出售,又从这些地方用船运回其他物品转卖,经过多年的经营,家境殷厚。高化年的祖辈是北方移民来的,他读书很懂中原文化的内涵,对古俚人文化也颇理解。他在行商过程中,认识一位在化州城任教谕的名叫金和成的人,又在梅菉城镇结交一位与他父亲同龄的黎族人吴贤。吴贤住在海边山村,从事船运,来梅菉把物品通过江海贩到家乡出售。时间长了,相知了,高圣和吴贤结拜为兄弟。有一天,吴贤清高圣父子到他船上饮酒,叫出女儿斟酒,那高化年见了花容月貌的吴女,竟一见倾心。吴女也对高化年暗送秋波。席间知吴女名叫吴梅例,也读书识礼。因高圣跟吴贤成结拜兄弟,高化年和吴梅例也以兄妹相称。高化年爱心涌动,却不敢冒犯兄妹礼教,不敢跟父亲言及求婚的事。情煎三个月后,跟化州城的金和成教谕吐露心曲。金和成愿意玉成美事,稍作思量,叫高化年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日,请吴贤父女及他那个山村的多个乡老到来赏花灯,由他说合。

       高化年把金教谕的话讲给父亲听,又说这样既可增进情谊,又可促进城乡人江海人往来,使生意兴旺。高圣觉得儿子想法聪明,欣然答允,发出请贴。元宵之日,吴贤携女梅例和村老八人往高家赴宴。席间说三天后的正月十八,是他海边山村的庙祭活动,跟街上的元宵灯庆有所不同。金教谕当即叫吴贤要礼尚往来,要高圣父子带他和商友前往贺庆。吴贤却说村居简陋,不敢接贵客。金教谕向高圣建议:在梅菉镇江边他的木货场那里,邀请吴贤带一部分人到来表演庙会的娱乐节目,使海边山村人多来看你的木材,买卖会更好。高圣想到此举高明,便发出邀请。那天货场上张灯结彩,由吴贤村人和请道士做道戏演木偶戏傩戏,邀客入席吃饭,卖出的木材比往日增加一倍。几天后,高圣又在高州府地他江边的货场,按当地的庙祭日举办一次娱庆,上演木偶和傩戏,还从信宜山村请来能做“上刀山”、“过火海”等民间表演的人,从自己木场中挑最大的杉树制作“刀山”。也请吴贤带女和乡亲到来。四面八方的人都来看热闹,过后,高圣的木材又多卖一倍。又过几天,适逢化州城江郊庙祭,高圣又举办一次民俗节目演出。从商的种田的都到来看民俗表演。戏场热闹之时,金教谕说要暂留高化年在孔庙书院帮教,当即挂出说是高化年作的一对联的上联:农商庆会成年例。说明谁能对得好联,便成终生挚友;又问台下的高圣和吴贤答应不答应,两人都高兴说好。

       用新鲜事作的新鲜联句,把人难倒了,好一会儿没人能对上,有两个秀才说出一二句,金教谕都说文不对题。这时,只见金教谕带着一位眉清目秀的秀才打扮的青年上台,手里展开所对下联的条幅:例年成会庆商农。金教谕说:这下联是上副的回文,对得好,愿出联和应联的成亲朋挚爱,说完便叫二人对拜。在戏台下看戏的高圣和吴贤都觉得那应对的后生好像是吴梅例。原来这对联事是金教谕暗中安排好的。全场的人都称赞含有高化年的“年”和吴梅例的“例”两人名字后一字的这回文对联:农商庆会成年例,例年成会庆商农。

       这农商庆会过后,金教谕对高圣和吴贤劝说:两个年轻人都当众对拜了,我作媒人,让他俩成亲吧。两个一商一农的好友笑着点了头。由于这一对联,这一桩美事,又见农商庆会将庙会和商庆结合,既迎吉送邪又促进城乡人情谊和大众娱乐,便使人觉得要年年成例,各地推举庙会乡贤轮年做首“例年”会庆,年年如此庆商农。传扬出去,这条圩的圩诞也开会集捐学着做“年例”,那条村的庙会祭也集捐做“年例”,由农村变为街道的更做大“年例”,农商同庆,你做我做。接着就传遍乡村,就互相攀比,你那圩街来的亲朋多,生意好了,也表明肯施财就能发财,我邀更多的亲朋来;你那村庄庙庆多亲朋来,人气旺,表明有爱心,我便请更多亲朋来,于是众人便有了做“年例”能“福人又福己”的心理意象,于是“年例”节日便传承几百年直至今天。由于各地村庄和由村变街的最初庙会诞祭日不同,所以流传到今天的年例日期也不同。清朝嘉庆年间修的《茂名县志·卷十七·风俗》始对年例作记载:“自是至二三月,里祠设醮,家奉神沿门逐鬼,谓之做年例……”再早在明代的《金瓶梅》第十四回中,西门庆对吴大妗子、李瓶儿说道:“今日门外玉皇庙圣诞打醮,该我年例做会首……”可见,年例是由庙会(诞)形成的年年成例,简言年例。

       以敬天祈丰、敬神佑安、欢亲乐友、崇义献爱、人际和谐为思想内涵的“年例”,表达广大民众大方友好的品德和爱国爱乡的精神风貌。在物欲泛滥、个人利益为主的社会里,茂名地方的数百万人能个人出钱让亲友和非亲非故的人到来共享美食,共赏文娱歌舞,更凸显茂名人的思想行为超乎寻常。本文作者作《茂名年例》诗一首,有两作曲家分别谱了普通话和粤语两种曲,在乡间传唱。诗为七律:

                 户户呼亲唤友来,几村酒席定期开。
                迎宾民众宣乡礼,好客街人疏义财。
                  好戏新歌相祝贺,诚宾挚主笑开怀。
                茂名年例民同庆,高尚民风登雅台。

       我说茂名年例节庆是“亲友节”,外地人称茂名年例是“欢乐节”。茂名年例是茂名对外的一块文化亮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6-19 15: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海南儋州
年例不是与冼太有关的吗,怎么会变成民间传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高州论坛 (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98102440668 )

GMT+8, 2024-12-22 19:13 , Processed in 0.1052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粤ICP备2022108349号 X3.4

© 2001-2023 粤ICP备2022108349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blank">粤ICP备2022108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