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8|回复: 3

兵工两部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颐的传奇人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3 0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福建福州

    psb_meitu_1.jpg


ps0_meitu_1.jpg


24.jpg


25.jpg



     杨颐(1824--1899),字子异,号蓉浦,晚号蔗农,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改翰林院吉士。出仕二十余年,曾任会试大总裁、国史馆纂修、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工两部左右侍郎等职。1898年为慈禧佐勘东陵后请假回乡,病故于原籍。著有《观稼堂诗抄》等书,并与陈兰彬(清朝首任驻美大使)总纂光绪《高州府志》24册,独自担任总纂修好光绪《茂名县志》7册。

    在清代,论官阶,当时的高州六属以杨颐最高;论名 声和威望,在当时也是杨颐最高,高州许多地方的群众至今还把杨颐当神灵恭奉。为了解杨颐的传奇人生,记者近日来到杨颐的故乡高州城西广潭村,采访了杨氏宗族后人。


村里在建“杨颐纪念馆”


    广潭村位于风光旖旎的佛子岭山脚下。村边泉水潺潺,草木扶蔬,鸟语花香,环境清幽。

    杨颐的祖屋因年代久远,早已拆除,只剩下废墟。其亲建的“太史第”,原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史料记载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亭台楼榭,炮楼护卫,是粤西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解放后,杨颐故居被改建成学校和农场队部。此后,几经破坏和拆毁,曾经是保护文物的“太史第”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一小段残墙断垣在岁月的风雨中叹息;还有一口当地群众至今仍使用的金鱼眼古井,据说是清朝的国师堪点挖建,只见井水清可鉴人,两个金鱼眼井口圆圆的瞪着,似在向来客诉说昔日“太史第”的花团锦簇。

    据广潭村杨氏宗族后人杨颐霖介绍说,杨颐的嫡亲孙辈均在外国,几年前,杨颐的一个曾孙曾经回故乡省亲,捐资助学。现在,为了纪念杨颐,村里正在建“杨颐纪念馆”。记者当日见到,杨颐纪念馆座落于广潭村边,周围环境优美,依山傍水,纪念馆门前的水塘中还有一对奇特的鸳鸯石。虽然杨颐纪念馆还没有竣工,但已颇具规模,青砖绿瓦,屋脊盘龙,雅致而大气。


弹劾李鸿章篡修国史县志


    杨颐的祖父杨敏修,父亲杨望儒均是生员(明、清指经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通名生员,习称秀才,亦称诸生),又是地方富户,可谓当地的名门望族。杨颐的父亲在壮年去世,但其家境没有受到影响。杨颐自幼禀性颖异,九岁通经史,十岁就能作出不同凡响的文章。十六岁补为生员声名远播。同治四年,杨颐赴京会试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明清时期翰林院官员,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自此踏上仕途。

    杨颐后任至国史纂馆修,及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和工部左右侍郎。

    当时的清政府,官场黑暗,贪赃枉法者甚众。杨颐严于律己,对贪污受贿深恶痛绝。当时总督曾国荃(曾国藩之弟)、李鸿章、刘坤一等人互相勾结,贪污腐化,老百姓对他们所行恨之入骨。那时一些正直的大臣对此敢怒不敢言,但是杨颐并不畏惧,他与当时清末书法状元周朝勋一道,将这些人的丑恶行为向朝廷参奏,当朝给予了曾国荃、李鸿章等人的倒行逆施以惩戒。

    杨颐不但敢于揭发贪污受贿的权贵,而且在几次担任主考官中,为朝廷录选了不少人才。对修纂国史、修建北京胜迹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捐资修葺高文书院(高州中学前身)


    1860年,当时清朝大臣陈兰彬(清朝驻美国首任大使,当时高州府吴川人)母亲去世,他回家服母丧。此间,陈兰彬应邀赴高州高文书院(高州中学前身)讲学。陈兰彬看到高文书院的建筑日渐破落,回京后便与杨颐商议,说:“高文书院乃家乡最重要的书院,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如今该书院的建筑日渐陈旧破落,我们在外的游子理应为家乡出点力,我们想办法重新修葺如何?”

    杨颐听后,赞同说:“我虽在朝为官,但并没有忘记家乡,高文书院的修葺,匹夫有责,我定会出钱出力。”他拿出自己省下的官薪捐献,并与陈兰彬倡议,号召有识之士捐资重建高文书院。在杨颐和陈兰彬的倡议和努力下,高文书院得以重新修葺。


为慈禧佐勘东陵后告假回乡病逝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杨颐为慈禧太后佐勘东陵工程后,请假回乡省亲,翌年病逝家中。

    杨颐一生正直,敢于与贪污腐化之徒作斗争,赢得了刚直不阿的声誉,清翰林纂修国史官伍铨萃所撰清史大臣传有关于杨颐的记载,除详列其历职部院之经过外,对其生平“敢揭露徇私舞弊,所为奏疏,办巨细不遗”甚表称赞。

    在高州民间,关于杨颐的轶事很多,群众已把他神化,称他为日审阳间夜审阴间的神祗。至今群众还传说杨颐赶走地府瘟神的故事。过去,高州民间,每逢动土,建房屋,或六畜得病,主人都爱用红纸写上“姜太公在此”张贴驱邪。自从杨颐威名远扬后,人们不再写“姜太公在此”,而是用红纸写“杨颐在此”张贴。虽然此举是对杨颐的神化,但足可见杨颐正气凛然的形象深入民心。

    策划:吴菡文:本报记者车杰蓉图:本报记者黎雄通讯员:李季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0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福建福州
{:soso_e1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3 0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3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湖北
不愧为历史名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高州论坛 (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98102440668 )

GMT+8, 2024-9-21 19:31 , Processed in 0.1153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粤ICP备2022108349号 X3.4

© 2001-2023 粤ICP备2022108349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blank">粤ICP备2022108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