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年清明节又至。清明前后祭祖扫墓是中国传统,大家选择在冬去春来,春风和煦中踏青扫墓,缅怀先人,抚今追昔,寄托情思。这是家庭传承感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载体。
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也是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关键是老人健在时要敬老养老,多关心老人,經常看老人賠老人。人死如灯灭,人死后有什么灵魂??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清明扫墓名堂越来越多,风气也越扫越浊,毛主席在世时封建迷信基本上扫除,现在封建迷信比封建社会差不多,使得扫墓变了“味”。扩坟、烧纸、放鞭炮,传统的祭奠仪式背后是中国传统的迷信世界观、伦理观,有着强大的文化基础。
但如今有的地方、部分人群,将这一文化活动演变成了告求先祖保佑的迷信活动,有违清明扫墓的初衷。 最明显的,是大量地烧“钱”。这钱,是冥币,印着一大串零,完全是天文数字,动辄数千亿;上面印着“冥都银行”,还有玉皇大帝的头像。仿佛真的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的先人还活着,还需要买吃买穿打麻将。且莫说这样的印制方法,涉嫌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方面的法律,就这迷信的理念,也够雷人。有的烧钱还不够劲儿,还要烧去房子、车子、金子,甚至女佣、Iphone 6……于是世上流行这么个段子:烧手机莫忘了同时烧去充电器,阴间手机没法用倒是其次,要是回来找你要麻烦就大了。 面对坟墓,烧香磕头,烧钱烧物,是有目的的,就是要保佑家人平安、自己发财。求平安、求运气,心理没错,但是拜错了“码头”。先人——也许在一些人心中几近鬼神——真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在冥冥阴曹地府,大施法力,保佑阳世间的人?我看是意淫!试想,列位的祖先,绝大多数不过是几十年前普通百姓,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生辛辛苦苦,过着动荡不安,甚至朝不保夕的生活,难道人一死,到了另一“世界”,倒发达起来,有了鬼功神力?就算先辈是达官贵人,可知“六道轮回”,也许正在那边悔过认错呢。其实,乞求保佑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要平安,需自己生活方式健康,心态平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嘛;要有钱,得靠自己辛勤劳动努力创造,天上不会掉馅饼,歪门邪道更是走不得。至于有贪官想靠各种“保佑”而逃脱党纪国法制裁,烧香拜神无处不为,结果还不是落于马下,成了“老虎”、“苍蝇”? 扫墓扫墓,就是打扫坟墓。游子归乡,亲人团聚,回忆往事,缅怀祖先,亲情、爱情、友情,升腾出和谐美好。这时,怀念父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回忆他们的教导,体谅他们的辛劳;怀念逝去爱人的美好时光,让心中之爱永存。我们不需要什么“保佑”。能保佑家人的,只有自己!我们只是纪念,纪念那些逝去的年代,纪念那些永远难忘的感情。网上扫墓成为时尚,二维码扫墓也在兴起。不要笑话它们。扫墓的方式不重要,重要是铭记、缅怀。诚心祭奠、文明扫墓,让迷信走开,也让山火的危险、烟尘的污染、资源的浪费走开。 想清明节时烧“纸钱”送给祖宗花,只能说是一种心愿、一种企盼,留下的除烟熏火燎、垃圾遍地的环境污染之外;雾霾让更多人看到鞭炮的另一面;耕地减少推动着丧葬方式的变革……如今时代不同了,不妨采用文明、低碳、环保的方式来扫墓。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候。清明祭祀的本义在于表达对亲人的感念与尊敬。形式可以不同,内涵却是不变。有的人家,近的干脆步行,远的骑个自行车,带上一束鲜花,献给故人;有的人家借培土之机,在坟地旁种下一棵或几棵树;有的人“微博祭祀”、“时空邮箱”等,清新自然的祭祀,符合时代新趋势,也契合社会新要求。只要缅怀先人、尊老孝亲的真心真情在,鲜花可代替纸钱、音乐可代替鞭炮、网络遥拜可代替舟车劳顿。这样既庄重节俭,又绿化了环境。清明节更可收获环境之“清”、心灵之“明”,享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清明节变得“清明”了,何乐而不为?(宋铖)
|